米皮,顾名思义就是“米做的凉皮”,最有名产米皮的地方是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秦镇。在关中地区流传着“乾州的锅盔岐山的面,秦镇的皮子绕长安”的俗语。可见,秦镇米皮很早以前就与乾州锅盔、岐山臊子面齐名为关中地区三大著名小吃。
扈(hu)邑(yi)区原来叫户县,才改成区没多久,不过这个新名字取的,“鄠邑”护翼也,不由让人想起别的东西。鄠邑也是有名的地方,夏为有扈氏国。这是户县地区建置最早的方国,也是“户县”地名的由来。商时为崇国,周作丰邑,春秋为扈国。秦代改“扈”为“鄠”,西汉设鄠县,1964年9月10日,改鄠县为户县。最近经国务院批准,又改为西安市鄠邑区。
秦镇,即秦渡镇,是鄠邑区最东边的一个镇,《诗经》中的“既伐于崇,作邑于丰”,即为此地,曾先后定名为丰邑、丰京,史称“丰京盛地”。后秦时期,姚兴皇帝常率文武百官从京城长安赴草堂寺听鸠摩罗什讲经说法,为方便往来,专门在沣河西岸设置了一个渡口——“秦渡”。“秦渡,即古丰地,沣水之西岸,丰旧城在焉”的记载。宋《长安志》即有“秦渡镇”地名称谓,并一直沿用至今。宋元时代已略具城镇雏型。明代史书有关秦渡镇的记载:“辐辏繁盛,晋豫客商较多”。
说起米皮,肯定又有些看官要问,陕西关中地处北方,在人们眼中是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怎么会有米皮这种用大米做的名小吃呢?下面来自西安唯典小吃培训中心的小编要好好的给大家说道说道,也是对自己家乡的一种宣传。
西安过去也叫长安,可有八水绕长安之说,八水指的是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它们在西安城四周穿流,均属黄河水系。而西安市鄠邑区秦镇位于沣河西岸,以前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少时这里可是产大米的。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里产的大米可没有汉中大米、东北大米、原阳大米那么好吃,既然大米蒸米饭不好吃,我们试试用他做凉皮吧,这不秦镇米皮就出现了。
秦镇米皮用产于沣河西岸的一种籼米制成。制作工序包括泡米、磨浆和蒸制。米皮通常凉食,所以也叫凉皮。师傅当着顾客的面,用一把几十斤重的大刀把整张的米皮切成细条,拌上特制的辣椒油、醋和盐,加上芹菜丁和豆芽、黄瓜丝等小菜,一碗碗看来红通通、吃来“筋、薄、细、软”、凉爽可口的秦镇米皮就可以上桌食用了。秦镇米皮的特点:色白、光润、皮薄、细软、柔韧,吃起来酸、辣、筋、爽、凉,别有一番风味。
凉皮专用米,很多人肯定会想在哪里买呢?来自西安唯典小吃培训中心的小编告诉你,这个简单,米皮专用米就是陈化粮,陈化粮就是在库房里放了很多年的大米,只要放了几年没有粘性的大米都可以,买不到的可以联系小编哟!
现在很多小吃都要往名人或者皇帝上扯,这样小吃才有名,唯典的小编也给大家扯扯,信不信由你们,反正我不信。相传,秦始皇在位时,秦镇附近有稻田十万亩。有一年,关中大旱,沣河缺水,农民无法,只好在田里挖井浇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打下的粮食尽是稗秕。碾出的大米质量太差,无法向皇帝纳贡,农民们深恐惹欺君之罪。当时有位农民姓王,是“关中王记”的创始人王先生的先祖,将新打下的大米用水拌湿之后,碾成米粉,和成糊状,然后倾倒在甑篦上蒸熟,切成条状,名为大米面皮子。大家尝后,个个称奇。老王先生带着米皮和纳贡的人来到咸阳,将面皮殷勤奉上,跪请万岁试尝。皇帝尝米皮,美味可口,备加赞赏,并令今后秦渡镇的贡物只献大米面皮子,不献大米。后来,老王先生在某一年的正月二十三去世,秦镇一带的人们为纪念他,家家户户都在这天蒸大米面皮子吃,以纪念这位有功于人民的人,后来正月二十三这一日在秦镇以及户县一带发展为凉皮节。
想了解和学习正宗陕西小吃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18109282056,来自西安唯典陕西小吃培训的小编会不定期的发表一些陕西传统小吃的做法技巧或者简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西安唯典学小吃哟,小编以前也有很多文章介绍过各种小吃技术、配方、设备、文化、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