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20大著名小吃(一)-西安唯典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美食杂谈

中国120大著名小吃(一)

发布时间:2019-08-24
来源:西安唯典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小吃是一类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风格特色的食品的总称。小吃就地取材,能够突出反映当地的物质文化及社会生活风貌,是一个地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色,更是离乡游子们对家乡思念的主要对象。

代表着人类文化生活的精致化。随着经济发展,人类生活水平提高,吃在日常生活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再加上工作紧张,人们开始厌弃正餐青睐小吃。因为小吃不必讲究礼仪,随时方便地解决饥饿问题。但由于小吃的营养不全面,得来方便,可以随时取用,所以小吃也是造成肥胖比较普遍的一种原因。

在国内,小吃通常不作为家庭的正餐,人们会到小吃店或小吃摊位上购买。然而在台湾、新加坡等地,小吃经常做为正餐的替代品。因此某些人选择以经营小吃摊位做为行业,某些做得特别出名、符合大众喜爱口味的小吃店或摊贩上食客排队如长龙。下面来自西安唯典陕西小吃培训中心的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全国比较有名的小吃。

中国120大著名小吃:

1、桂林十八酿

(阳朔十八酿、恭城十八酿、平乐十八酿) 桂林十八酿:田螺酿、豆腐酿、柚皮酿、竹笋酿、香菌酿、蘑菇酿、南瓜花酿、蛋酿、苦瓜酿、茄子酿、辣椒酿、冬瓜酿、香芋酿、蒜酿、蕃茄酿、豆芽酿、油豆腐酿、菜包酿。 阳朔十八酿:田螺酿、豆腐酿、柚皮酿、竹笋酿、香菌酿、蘑菇酿、南瓜花酿、蛋酿、苦瓜酿、茄子酿、辣椒酿、冬瓜酿、香芋酿、蒜酿、蕃茄酿、豆芽酿、油豆腐酿、菜包酿。 恭城十八酿:田螺酿、豆腐酿、柚皮酿、竹笋酿、香菌酿、蘑菇酿、南瓜花酿、蛋酿、苦瓜酿、茄子酿、辣椒酿、冬瓜酿、香芋酿、蒜酿、蕃茄酿、豆芽酿、油豆腐酿、菜包酿。 平乐十八酿:竹笋酿 螺蛳酿 冬瓜酿 柚皮酿 辣椒酿 豆腐酿 茄子酿 苦瓜酿 葫芦酿 豆芽酿 萝卜酿 芋头酿 南瓜花酿 蛋卷酿 大蒜酿 香菇酿 油豆腐酿 菜包酿。

2、陕西西安饺子宴(百饺宴)

饺子宴,是陕西西安地区汉族传统名小吃,饺子宴正式出现于唐朝初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饺子宴的得名,是由这种千姿百态的饺子组成的宴宾筵席,故称之为"西安饺子宴"。饺子宴,是以饺子为主的宴席。一般有100多种馅料,可谓"一饺一味、百饺百味"。(1)打破了一般只用猪牛羊肉和蔬菜作馅的传统,鸡、鸭、鱼肉、蛋、海味、山珍、鲜蔬、干菜、果品等等,凡好吃而又富营养的材料,都可以作馅。(2)打破了一般以生皮生馅进行制作然后煮熟的传统,有生馅,更多的采用了熟馅;馅的制作不只是调味,还采用了烹、炒、煸、爆、炸、溜等方法;有煮饺,更多的采用了蒸、煎、烤、炸等方式。(3)打破了单纯咸鲜口味的传统,增添了酸、甜、麻、辣、鱼香、怪味等多种昧型。(4)打破了单一月牙形、角儿形的传统,溶烹调技术与造型艺术于一体,制作出花草鱼虫等多种多样美好逼真的造型。(5)打破了吃饺子就单纯吃饺子的传统,以饺子为主,也上冷菜,也上热菜,也上饮料,并且进行巧妙有机的组合搭配,给不同原料、形状、颜色、口味的饺子以不同的美好名字,大大提高了宴席的文化色彩和欢庆气氛。

3、瑶家十八酿

江华十八酿 瑶家十八酿:水豆腐酿、辣椒酿、苦瓜酿、螺蛳酿、米豆腐酿、油炸豆腐酿、香菇酿、蒜头酿、苜芋豆腐酿、竹笋酿、茄子酿、丝瓜酿、莲藕酿、冬瓜酿、南瓜花酿、牛耳菜酿、萝卜酿、蛋酿。 江华十八酿:水豆腐酿、辣椒酿、苦瓜酿、螺丝酿、米豆腐酿、油炸豆腐酿、香菇酿、蒜头酿、魔芋豆腐酿、竹笋酿、茄子酿、丝瓜酿、莲藕酿、冬瓜酿、南瓜花酿、牛耳菜酿、萝卜酿、蛋酿。

4、中国糕点

糕点是一种食品。是以面粉或米粉、糖、油脂、蛋、乳品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辅料、馅料和调味料,初制成型,再经蒸、烤、炸、炒等方式加工制成。糕点品种多样,花式繁多约有3000多种。月饼、蛋糕、酥饼等均属糕点。糕点有八个大类,油酥类、混糖类、浆皮类、炉糕类、蒸糕类、酥皮类、油炸类、其它类。糕点在中国按地区分类有12个流派:京派、津派、苏派、广派、潮派、宁派、沪派、川派、扬派、滇派、闽派。

5、闽浙赣芋饺

芋饺是江西,福建,浙江等地传统的汉族面食。不选用芋头而用芋子,其质细腻、软糯,嫩滑,浓稠,有粘性。做成后,芋饺肉馅非常鲜美,芋饺面皮可以滴水不露地,完好地隔绝煮芋饺的汤汁,吃起来既糯又柔,滑溜可口。芋饺的做法很奇特,全是用手捏成。芋饺发源于福建建瓯,他们因地制宜,将当地的特产芋子和蕃薯用做外皮包饺子,就创造性地发明了这个小吃。

6、醪糟(甜米酒)

醪糟,又叫酒酿,甜酒。旧时叫“醴”,是江南地区汉族传统小吃。醪糟经糯米发酵而成,夏天可以解暑。主要原料是糯米,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乙醇含量极少,因此深受人们喜爱。在一些菜肴的制作上,糯米酒还常被作为重要的调味料。醪糟也叫酒酿、酒娘、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伏汁酒,米酵子,是由糯米或者大米经过酵母发酵而制成的一种风味食品。

7、水晶饺、虾饺

虾饺是广东省的汉族传统小吃,起源于广州郊外。那些地方盛产鱼虾,再配上猪肉、竹笋,制成肉馅。以澄面皮包着一至两只虾为主馅,份量大小多以一口为限。传统的虾饺是半月形、蜘蛛肚共有十二褶的,馅料有虾,有肉,有笋,味道鲜美爽滑,美味可口。水晶饺晶莹剔透、透明如玉。

8、鱼皮饺、鱼饺

鱼皮饺,潮州传统的汉族小吃。将鲮鱼肉与上等面粉搓匀研薄作皮,其它配料拌匀作馅,包成饺子状,放入熬好的上汤中煮熟即可。 鱼饺,是广东潮汕地区汉族传统小吃,味道鲜美香爽,具有潮汕地方风味。鱼肉剁为茸泥,以肉丁、虾仁、梅梨(荸荠)等拌为馅,以饺皮加馅料卷成饺形。

9、蟹黄汤包

蟹黄汤包是江苏传统小吃。其特色是皮薄如纸,吹弹即破,制作"绝"、形态"美"、吃法"奇"。蟹黄汤包的制作原料十分讲究,馅为蟹黄和蟹肉,汤为原味鸡汤,制作工艺精妙绝伦。最出名的就是当属南京龙袍蟹黄汤包、泰兴曲霞蟹黄汤包、靖江蟹黄汤包、镇江宴春蟹黄汤包、淮安文楼蟹黄汤包,此外靖江、镇江、泰兴、扬州等地的汤包也非常有名。

10、灌汤包(灌汤包子)

灌汤包子,汉族特色小吃。灌汤包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早在北宋市场上已有售卖,当时称灌浆馒头或灌汤包子。著名产地有开封,西安等地。灌汤包子有形式美,灌汤包子皮薄如纸,吹弹即破,皮内富有皮冻制成的卤汁。其内容精美别致,肉馅与鲜汤同居一室,在吃灌汤包子时,将吃面、吃肉、吃汤三位一体化,是一种组合的魅力。吃灌汤包子,汤列第一位,肉馅次之,面皮次次之。

11、江南小笼包

小笼包,是上海、无锡、常州、苏州、杭州、嘉兴、芜湖、南京、徽州、江南等地著名的汉族小吃,中国特色美食。据传由北宋时期著名的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演变而来,由北宋皇室带入江南,后逐渐成型。江南小笼包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小笼包的精髓就在于汤与皮与馅的完满结合,吃法:将整个小笼送入口中。常州小笼包味鲜,无锡小笼包味甜。

12、桂林米粉

桂林米粉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小吃。将上好大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条或片状即成。圆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多种佐料(草果、茴香、花椒、陈皮、槟榔、桂皮、丁香、桂枝、胡椒、香叶、甘草、沙姜、八角等多种草药和香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卤菜粉等。桂林米粉的来历和秦始皇有关。请参考我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的建议《今年2008年是广西桂林的灵渠建成第2222年、桂林起名第2222年、广州建城第2222年,建议在兴安、桂林、广州三地同时举办纪念活动》以及《建议把腊月十八统称为:中国饮食节、中国食膳节》。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26年、秦始皇大统元年),秦始皇统一中原后,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发兵50万南征百越。在进军越城岭的秦军因山路崎岖、粮草不济而无进展。于是,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命令史禄开凿灵渠,在公元前214年(秦始皇33年、秦始皇大统八年),终于将灵渠开凿成功。同年,秦朝的统一战争胜利结束。秦始皇就在岭南设立了三个郡:南海郡、桂林郡、象郡,把岭南正式纳入秦朝的版图。米粉这种美食就是在秦军征战岭南时诞生的。因此,米粉这种南方美食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了。

13、柳州螺蛳粉

柳州螺蛳粉,是广西柳州最受欢迎的美食。米粉配上螺蛳肉、螺蛳汤,就成为柳州螺蛳粉。主要原料:螺蛳汤料,腐竹,酸笋,米粉,酸空心菜,酸豆角,紫苏,香菇、靓汤、香菜。柳州螺蛳粉最大的特点在于加入了螺蛳肉、螺蛳汤,用田螺肉或江河中的小螺蛳肉均可。最好将螺蛳肉夹些猪肉一同绞碎,拌入香料、老抽、味精、少量汤、糖、醋和生粉。螺丝粉美味可口,又有螺蛳的鲜味。

14、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是云南、贵州、广西三省的少数民族(壮族、侗族、布依族、苗族等)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这五种色彩而得名。每年夏历三月初三、清明节以及其他民族节日时,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壮侗等民族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五色糯米饭五彩缤纷,鲜艳诱人。五色糯米饭的色彩是用当地的天然植物的叶子或花染成的,天然植物色素对人体不但无害,而且有益,而且还有一种特别的植物沁香,别有风味。五色糯米饭色、香、味俱佳,还有滋补、健身、医疗、美容等作用。

15、湖州千张包子

千张包子是浙江湖州传统的汉族名点。用纯精肉、开洋、干贝等作馅,豆制品千张作皮,包成包子。肉嫩不腻,香气四溢,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16、福州“太平燕”

(福州肉燕、福州扁肉燕) 福州肉燕,又称太平燕、扁肉燕。肉燕,因形状似燕而得名。是福建福州的一道著名的汉族风味小吃,也是福州风俗中的喜庆名菜。福州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必吃“太平燕”,即取其“太平”、“平安”之吉利,故“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肉燕亦由此成为馈赠佳品,为福州人包括海外乡亲所衷情。打制燕皮,猪肉必选后腿的精肉,配以上好的蕃薯粉,肉粉配比恰到好处;通过精细复杂的工序手工打制而成,薄如白纸,其色似玉,口感软嫩,韧而有劲。肉燕皮是用精肉配上淀粉等辅料精制而成,形似纸状,洁白光滑细润,散发出肉香,非常爽口。关于福州“太平燕”,有“福州扁肉燕,人人吃不厌”说法。此说在福州街头巷尾流传。

17、蚵仔煎(海蛎煎)

蚵仔煎,又称“海蛎煎”,是闽台潮特色小吃,发源于福建泉州,是福建闽南,台湾地区,广东潮汕等地经典的汉族小吃。起源是沿海地区人民在无法饱食下所发明的替代粮食,是一种贫苦生活的象征。蚵仔煎就是这样的一种在贫穷社会之下所发明的。蚵仔为闽南语,指牡蛎(或称海蛎)。蚵仔的学名叫牡蛎,广东人称牡蛎为“蚝”,而在闽南潮汕及台湾一带称之为“蚵仔”。将韭菜切成一指节长短,和洗净的蚵仔搁在一起,加入稀释番薯粉作为粘合剂,入油锅煎至金黄。潮汕人写作“蚝烙”。闽南,台湾,潮汕三地基本同根同源,蚵仔煎在闽南语系地区(闽南、潮汕、台湾)自古有之,是一道常见的家常菜,是以加水后的番薯粉浆包裹蚵仔、鸡蛋、韭、葱、香菜等食材所煎成的饼状物。

18、江西修水哨子

修水哨子是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一种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食品。以修水境内高山特产山芋、西乡红薯粉为原料,依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纯系天然,清香绵柔,营养丰富,入口即化,实为饮宴馈赠之佳品。修水哨子做法:把毛芋(又称芋头)煮熟,压碎成糊状,再将新鲜的红薯粉拌入毛芋糊中,在搅拌时加入些香油,这是外皮料。内馅料:爱吃甜食者可用白糖、芝麻粉、桔饼、桂花等加一定的化猪油或香油调制。爱吃咸食者可用腊肉或火腿加入大蒜、虾仁等配料制成。包时,包成尖圆形或圆塔形或圆锥形。蒸熟即可。

19、闽粤台浙鱼丸、福州鱼丸、福州七星鱼丸

鱼丸是福州、闽南、广州、台湾一带的汉族传统食品,属于粤菜或闽菜系。古时称“氽鱼丸”。因为它味道鲜美,多吃不腻,可作点心配料,又可作汤,是沿海人们不可少的海味佳肴。鱼丸多以鲜黄鱼、马鲛鱼、鳗鱼、小参鲨为主料。剁碎鱼肉,加适量姜汁、食盐、味精,捣成鱼泥,调进薯粉,搅匀后挤成小圆球,入沸汤煮熟。其色如瓷,富有弹性,脆而不腻,为宴席常见菜品。 福州鱼丸、福州七星鱼丸:福州地方特色的汉族小吃。福州鱼丸是用鳗鱼、鲨鱼或淡水鱼剁茸,加甘薯粉(淀粉)搅拌均匀,再包以猪瘦肉或虾等馅制成。 潮州鱼丸:体积较大,白色,用较贵价之鱼肉制成,在香港,这种鱼丸以香港仔出产的最为知名。 晋江深沪鱼丸:选用鳗鱼、马加鱼、嘉腊鱼、敏鱼和五香肉等,剁碎捣烂,与地瓜粉一起搅合千捶而成,坚韧雪白,质地柔软,并用肉骨清汤、油葱、瘦肉配煮,入口鲜美清脆。 浙江温州鱼丸:温州鱼丸是浙江温州的汉族名食,鱼丸有弹性,以新鲜的鮸鱼(黄鱼最好,马鲛鱼、包头鱼也行)肉为主料,刮成鱼茸,用酒、盐和味精浸渍片刻,加番薯粉,拌入姜丝葱末均匀混合,用手揉捏直至鱼肉弹性十足,下锅煮熟。食用时以锅中的原汤配上米醋、葱花和胡椒粉。 此外,还有厦门鱼丸、台湾鱼丸、罗定鱼丸。

20、社饭

社饭就是在社日时吃的饭。社饭:采山上的鲜嫩社蒿(香蒿、青蒿),洗净剁碎,揉尽苦水,焙干,与野蒜、山葱、地米菜、腊豆干、腊肉等拌入糯米中,蒸或焖制而成。其味肉香草香米香。社日是中国古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社日是定在立春、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社日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盛大节日。社日起源于周代,初兴于秦汉,传承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唐宋,后衰微。社日原本是汉族先民祭祀土地神的日子。社日在中国历史上传承达数千年之久,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社日在当今社会几乎已经消失,现在,也只有居住在中国西南(湖北鄂西南、湖南湘西、贵州黔东)的边远山区的部分苗族、土家族、侗族、瑶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群众中,还保存着“社日”这一古老的传统。请参考我在以前提出的建议《建议恢复中国古代传统的祭祀土地的“社日”(春社、秋社)》。

21、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是云南滇南特有的汉族小吃,起源于蒙自。过桥米线汤是用大骨、老母鸡、云南宣威火腿经长时间熬煮而成的。过桥米线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汤料覆盖有一层滚油;二是佐料,有油辣子、味精、胡椒、盐;三是主料,有生的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乌鱼片,以及用水过五成熟的猪腰片、肚头片、水发鱿鱼片;辅料有来过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葱丝、草芽丝、姜丝、玉兰片、氽过的豆腐皮;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烫过的米线。鹅油封面,汤汁滚烫,但不冒热气。

22、广东玉兔饺、白兔饺 玉兔饺、白兔饺

虾仁洗净剁碎打成虾胶,熟肥肉、笋尖切成小粒,和各种调料一起放入虾胶中,搅匀成馅心。烫面揉匀搓成条,切成剂子,在案板上抹些香油,将剂子压扁包馅成形,用剪刀剪出耳朵、脚、尾巴,再用两粒圆球形胡萝卜粒按上眼睛即成,蒸熟即可。特点:形似白兔,形象逼真。白兔饺做法与玉兔饺相同。玉兔饺、白兔饺:小兔逼真,活泼可爱,味美可口,逗人喜欢。

23、福建泉州晋江安海土笋冻

土笋冻是发源于福建泉州的一种色香味俱佳的汉族传统风味小吃。如今流行于整个闽南地区,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相传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发明的。 它含有胶质,主原料是一种蠕虫,属于星虫动物门(学名可口革囊星虫),身长二、三寸。经过熬煮,虫体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块状,配上好酱油、永春醋、甜辣酱、芥辣、蒜蓉、海蜇及芫荽、白萝卜丝、辣椒丝、番茄片,味美甘鲜。是福建泉州晋江安海等闽南地区的著名的美食小吃。

24、馄饨

馄饨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食品。用薄面皮包馅(猪肉,虾肉,蔬菜,葱,姜),煮熟后带汤食用。广东称云吞,福建称扁食、扁肉,四川称抄手,湖北称包面,安徽皖南称“包袱”。

中国120大著名小吃

陕西凉皮

25、陕西凉皮

陕西凉皮为汉族特色小吃之一,多使用小麦面粉制作,也有米粉或其他淀粉制作的。一般凉拌食用(但在汉中地区,热食更为广泛),种类繁多。主要有:麻酱凉皮、秦镇米皮、汉中面皮、岐山擀面皮、面筋凉皮等。凉皮历史久远,凉皮传说源于秦始皇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麻酱凉皮:麻酱凉皮就是以芝麻酱为主要调料的凉皮,在西安,尤以回民坊上制作的更具特色。一种典型的清真吃法。 秦镇米皮:以大米粉为原料制成,因产于户县的秦镇,也叫秦镇米皮。秦渡镇,是陕西关中著名的历史名镇。 岐山擀面皮:以岐山县制作的最佳。制作时,只要先将小麦粉洗出面筋,再把淀粉擀成薄饼,最后上蒸笼蒸制而成。 面筋凉皮:面筋凉皮产于关中地区,加工时,要先洗出面筋,淀粉调成糊,上锅蒸制。调制时,加入面筋、菜,调料。 除以上几种外,陕西还有:扶风烙面皮,汉中魔芋凉皮、黑米面皮,陕北绿豆凉皮,等等。

中国120大著名小吃

羊肉泡馍

26、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西北著名美食,尤以陕西西安最著名。羊肉泡馍在古时称“羊羹”,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初年,那时也被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羊肉泡馍就是在公元前11世纪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北宋著名诗人苏轼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羊肉泡馍(也包括牛肉泡馍)为陕西美食的“总代表”。

中国120大著名小吃

肉夹馍

27、陕西西安肉夹馍

肉夹馍是古汉语“肉夹于馍”的简称,是中国陕西省汉族特色食物之一。以陕西地区的“腊汁肉夹馍”(猪肉)和宁夏地区的“羊肉肉夹馍”为主。腊汁肉夹馍是陕西宝鸡和西安的著名小吃。宁夏的肉夹馍为羊肉馅。腊汁肉历史悠久,起源于战国时期。肉夹馍源于古城西安,有两千年的历史,腊汁肉夹馍用腊汁肉,白吉馍做成。肉夹馍合腊汁肉、白吉馍为一体,互为烘托,将各自滋味发挥到极致。馍香肉酥,回味无穷。

28、南昌瓦罐汤(南昌煨汤)

29、武汉三鲜豆皮

三鲜豆皮是湖北武汉人早点的主要食品,也是民间极具特色的汉族传统小吃。三鲜豆皮是糯米和豆皮合作而成,以馅中有鲜肉、鲜蛋、鲜虾(或鲜肉、鲜菇和鲜笋)而得名。最初是武汉人逢年过节时特制的节日佳肴,后来成为寻常早点。色泽金黄透亮,鲜艳夺目,皮薄软润爽口,滋味鲜美,含有虾、菇、肉香。以其独特风味远近闻名。

30、煎堆

31、桂花糯米藕(桂花糖莲藕、桂花糖藕、糯米糖藕)

桂花糯米藕又名蜜汁糯米藕,是江南地区汉族传统小吃,桂花风味浓郁。原料:莲藕,糯米,红糖,桂花、蜂蜜,红枣。杭州桂花糯米藕软绵甜香,西湖的莲藕则是藕中的极品。

32、竹筒饭、云南傣族竹筒饭

竹筒饭又名香竹饭,是用新鲜竹筒装着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饭食,多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用米配肉类为原料,放进新鲜的竹筒中,加适量水再用香蕉叶将竹筒口堵严,炭火中绿竹烤焦即可。云南竹筒饭:是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景颇族等众多民族经常做的一种风味饭食,有普通竹筒饭和香竹糯米饭两种。傣族喜欢吃香竹糯米饭,其他民族喜欢吃普通竹筒饭。 云南竹筒饭,以傣族竹筒饭最有名。此外还有:海南黎家竹筒饭、湖南江华瑶族竹筒饭、台湾竹筒饭、广西竹筒饭、四川竹筒饭、浙江竹筒饭。

33、闽南潮汕台湾的润饼

润饼,发源于泉州,是中国闽南地区,潮汕地区,以及台湾地区的一种汉族风味小吃,主要原料有:肉丝、蚵煎、香菜、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肉丁、油煎蛋丝、海蛎煎、花生末、炸粉丝、香菜、蒜丝、春笋丝、胡萝卜丝、卷心菜丝、韭黄、绿豆芽、香菇、酥海苔、猪肉腿、虾仁、蛋皮丝等,食用时,用薄如蝉翼的熟面皮把各种菜肴制成的馅料包卷成枕头状,然后根据个人嗜好蘸各种酱料。其特点:嫩脆甜润,醇香多味。每年夏历三月初三以及清明前后,在闽南、潮汕和台湾,都有吃润饼的习俗。

中国120大著名小吃

荷叶粉蒸肉


34、荷叶粉蒸肉

荷叶粉蒸肉是浙江宁波的汉族名菜。它是用新鲜荷叶,将炒熟的香米粉和经调味的猪肉裹包起来蒸制而成,其味清香,鲜肥软糯而不腻。

35、荷叶饭

荷叶饭,是广东汉族饭食,又称荷包饭,以荷叶包裹米饭和肉馅蒸制而成。荷叶碧绿,饭团松散,饭粒软润而爽鲜,有荷叶的清香。此品原是民间传统方便食品,历史悠久。

36、豆腐制品

豆腐制品小吃有:酵豆腐、豆腐乳、臭豆腐、油豆腐、煎豆腐、毛豆腐、霉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腐脑、豆浆,等等。

37、苗家鱼冻

贵州遵义美食,苗族传统菜。原料:活鱼,水豆腐。 调料:盐、辣椒面、花椒粉、姜末、蒜泥、葱。风味特色:麻辣鲜香,软嫩爽口。

38、苗家粉蒸肉

用湖南湘西凤凰县出产糯性低产的小米,选用较肥厚的细嫩猪肉,拌合浸泡好的小米,加上作料,放在锅里蒸煮,熟透即可。

39、黄圆饼

(屯溪烧饼、黄山烧饼、火炉饼、蟹壳黄烧饼、蟹壳黄、救驾烧饼)

40、年糕、宁波年糕

中国120大著名小吃

<p class="pgc-img-captio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 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16px; padding: 0px; text-align: center; font-size: 12px; color: rgb(119, 119, 119); line-height: 16px; font-family: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WenQuanYi Micro Hei", &qu